第一文学城

【皇朝的另一本秘史】第三章:我看呐,这大夏国是要完!

第一文学城 2024-08-21 03:07 出处:网络 作者:subzeropoint编辑:@ybx8
作者:subzeropoint 2024/07/31发表于:第一会所 是否首发:是 字数:12105   听得外面传来的二更天梆子声,王嗣璁用力吐了一口浊气,时间怎么过得那

作者:subzeropoint
2024/07/31发表于:第一会所
是否首发:是
字数:12105

  听得外面传来的二更天梆子声,王嗣璁用力吐了一口浊气,时间怎么过得那
么快,一下子就十一点了,当今天子夏武明的实录他还没有看完呢,可再过半个
时辰就是明天了,抓紧睡觉,只有休息好了才能更好的了解这个世界。

  虚岁的关系让王嗣璁过了夏纪六百零八年的正月十五就和母亲分房睡了,便
有了私密空间来读书,每到晚上王嗣璁就会将自己关在卧室,如饥似渴阅读记录
了这片大地历史轨迹的书籍,当然他一直都很小心,生怕被母亲或是下人发现他
不到十天半个月就把炎黄字学会了个九成九,每到二更天梆子声响起他才会吹灭
烛火去休息。

  对于便宜母亲郜慧彤的拳拳望子成龙之心,王嗣璁是很感激的,尽管他知道
郜慧彤的出发点是为了让自己的孩子不输在起跑线上,不想却是半道被自己来个
一个鸠占鹊巢。

  由于便宜母亲郜慧彤给自己添置的书籍实在是太多,足有两千八百七十三本,
囊括了经史子集四大领域,王嗣璁不得不给自己制定一个读书计划,否则东边一
锤子西边一榔头,天知道什么时候能看完。

  首先就是测试一下自己读书的速度,转世重生后王嗣璁一直刻意的将今生的
一切与前世联系在一起,建立起对应的关系,以便充分利用前世的各种学识。

  当下这片炎黄大地有两套并行的计时系统:十二时辰与百刻制。

  十二时辰好理解,就是将一天划分为十二个区间,一个时辰相当于两个小时,
上辈子所看的古装剧用得多是这个计时系统。

  百刻就有些小众了,是将一天划分为一百个区间,一天换算为分钟是1440分
钟,一刻就是14.4分钟,属于精度更高的类型,民间习惯上将其视为八分之一个
时辰,也就是十五分钟,于是就诞生了计时香烛,一炷香说得就是一刻。

  两世为人的经历让王嗣璁的精神非常的充沛,一目十行并非虚妄,普通人的
阅读速度一般是一分钟二百字到三百字,王嗣璁读书的目的又不是考据与研究,
而是单纯的了解这片土地上发生过的诸多事情,不在一字一句的解释上过分深究,
以至于阅读速度达到了让这个时空的文人咋舌的每分钟至少八百字,入神时还能
超过千字每分钟。

  多次测试发现自己每分钟能读至少八百字后王嗣璁心里就有底了,在没有外
人打扰的情况下每个晚上看上十本正史部书籍,等看完史部再看经、子、集三部。

   从六零八年二月初二开始到今天六零九年四月十五,王嗣璁暗地里将便宜母
亲给自己准备的各种书籍都看了一遍,对于这个新炎黄世界有了大致的了解,再
也不是睁眼瞎了。

  农业时代学文识字成本是很高的,这就导致即便是文人阅读量也不会有多大,
小说是王嗣璁上辈子一个消磨时光的手段,实体书时代还好,像是射雕三部曲这
类经典也不过是百万字,进入电子书时代,都百万字了主角还没有出新手村呢,
畅销类网文动辄四五百万字,二十三史虽有一千六百万字,至多五本网文罢了。

  王嗣璁并没有按照时间顺序来读正史,正史中排在第二十二位的《夏书》才
是王嗣璁看的第一部,造成这一切的乃是这方朝廷的国祚,早在转生之初他就对
夏朝的国祚起了疑心。

  此方炎黄世界所采用的纪年方式并非年号纪年法而是普通人都很容易想到的
序数纪年法,区别仅在于各个朝代对纪年前缀用什么字词,当下统治此方炎黄大
地的皇朝的纪元前缀为建国纪元,不过民间对此却是不感冒,直接以国号为前缀,
简单明了,王嗣璁所转生的这一年为建国纪元六百零八年,民间称为夏纪六百零
八年或六百零八年。

  是的,此炎黄世界居然没有儒家文明圈流行的年号,要知道在王嗣璁前世所
生活的地球,自汉武帝用年号纪年到清帝逊位,年号贯穿了炎黄两千多年的封建
历史。

  王嗣璁很想问便宜母亲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但怕被当做怪物就憋在了心里,
因为这不该是一个三岁男孩该问的,以至于有段时间他还怀疑新世界是不是仙侠
画风,否则无法解释这夏朝居然绵延了六百余年,去年二月初二晚看完《夏书》
的序言部分他就长长的舒了一口气,原来如此。

  夏和另一个时空线地球上的周汉晋宋一般,被截成了两段,史家对于这种延
续性王朝一般用国都的相对方位来区分,比如西周东周、西汉东汉、西晋东晋和
北宋南宋,由于两夏的国都都是永安,民间就用前夏来称呼夏太祖夏元戎建立的
朝廷,以后夏来称呼夏世祖夏茂复辟后的朝廷。

  当然了,在官方层面上,并没有什么前夏与后夏,太祖爷和世祖爷所建立的
朝廷都是夏,一脉相承!

  前世网络上一度流行一个名为王朝周期律的学术概念。

  一块地区所能供养的人口是有极限的,别看秦汉隋唐宋元明清的版图大小不
一,但作为核心区的耕地都差不多数量,在化肥,农药,良种等工业造物出现前
各个王朝的亩产也是差不多的,亩产乘以亩数再除以一个人的最低口粮数量就是
一个封建王朝所能养活的人口的极限,当耕地面积所能承载的人口达到上限之时
便是王朝动乱之始。

  秦十五年、西汉二百一十年、东汉一百九十五年、西晋五十一年、隋三十七
年、唐二百八十九年、元八十九年、明二百七十六年、清二百六十七年,此乃前
世炎黄大地之上大一统封建王朝的国祚,没有一个国祚超过三百,可以说三百年
这个整数就是大一统封建王朝的寿命上限。

  前夏作为前工业时代的封建王朝,自然也没有能力摆脱名为王朝周期律的诅
咒上身,立国二百八十八载后亡于农民起义,至于它之前的大一统王朝,也没有
一个超过三百年这个大限!

  一个成功的君主,要能够毁灭旧秩序,也要能建立新秩序,前夏末年的农民
军首领们只完成了第一步,当他们准备建立新秩序的时候却遇到了地方实力派的
联合绞杀,前夏末年的农民军能做大和地方大族豪强的纵然默许脱不了干系,这
群地方实力派早就对头顶上的朝廷不爽了,龙椅也该换人来坐坐了。

  前朝覆灭不意味新朝马上就会建立,一般两个大一统王朝之间都会有个不短
的战乱时期,这时期就是史家口中的乱世,前夏与后夏之间的乱世被史家称之为
廿国,持续时间为七十一年。

  不管是王嗣璁前世所生活的炎黄大地还是这一世所生活的炎黄大地,大一统
都是最高的政治正确。

  即是如此,那出现一名剪除群雄的猛人就会是历史的必然,至于这位猛人姓
甚名啥则是历史的偶然。

  各路英豪为了成为这个历史的偶然恨不得连吃奶的力气都用上了,那个时代
有多乱光从后夏为这段时期所修正史的名字《廿国录》就能窥知一二,不是说那
个时期的炎黄大地之上先后存在过二十个割据政权,而是有二十个存续较长、影
响较大、较具代表性的割据政权,至于自称某某将军,某某公,占据一两个州县
的草台班子数都数不过来,无年不战、无月不战、无日不战,就是那个时代的最
真实写照。

  过去了大约一个甲子年,新秩序建立的曙光才出现在地平线上:夏茂称帝建
制,之后他用了十三年的时间剪灭了天下群雄,正是依靠这场时间长达七十年的
军阀混战对人口的无情吞噬,五德为木的青夏方能再度矗立于炎黄大地之上。

  后夏还没有完蛋呢,所以当下并不存在描述后夏历史的断代史,这不代表就
没有记录后夏大事的书籍,最权威的当属朝廷编纂的实录。

  实录也是史部的范畴,就是以时间为顺序,精确到某天,记录某个皇帝当政
期间的重要事项。

  包括但不限于:封爵、升赏、赐地、刑罚、婚嫁、朝贡、人事变动、重要奏
章、战争、重大刑事案件、制度建设等等。

  总之,普通人能想到的事项都包括了,上一任皇帝死了,下一任皇帝就负责
整理他的实录,是编年体史书的一种,本朝人对前朝实录以国号称之,如明实录,
本朝则以皇帝的谥号或庙号为书名,郜慧彤给王嗣璁准备的书籍中就有后夏朝的
实录,甚至于当今天子的实录也在其中。

  后夏的历史要在实录中找,这里面也有个历史趣闻,夏茂起初并不是愿意用
「夏」来作为国号,他称帝前的身份乃是唐王,按照国号源自爵位的规则,称帝
后当以「唐」作为国号,尽管其血统可以追溯到前夏太宗的第四子那,一旦用夏
作为国号就意味着复辟,复辟便意味着要承认前夏的一切,那就不能用庙号中最
屌的「太祖」与谥号中最屌的「高」来给百年之后的自己定论了。

  庙号体系的核心是有功曰祖,有德曰宗,功指开创,德指守成,从这就可以
得出只有开基之主才也有资格以祖作为庙号的结论,什么太祖呀、高祖呀就是这
个道理。

  谥号则是后人按死者生平事迹进行评定后给予或褒或贬评价的文字,且后死
之人不能用先死之人的谥号,「高」在谥法中的意思是德覆万物与功德盛大,是
开国皇帝的专属谥号。

  这俩合起来就是太祖高皇帝,前世炎黄大地之上知名度最高的太祖高皇帝当
属开局一只蛇的刘邦和开局一个碗的朱元璋,此方炎黄大地大一统皇朝开国皇帝
用太祖高皇帝作为庙号谥号的组合可不少,其中就有前夏开国皇帝夏元戎。

  但也有一种情况不是开国皇帝也可以用祖作为庙号,但要求极为苛刻,必须
是断代史开创者,诸如彼方炎黄世界的西汉亡国后宗室刘秀的再造汉家,作为东
汉王朝的开国皇帝,庙号就是世祖;或者是将所在王朝带入一个全新的历史时期,
说白了这个王朝原先是割据政权,并没有大一统,而开国皇帝的后人一统天下,
使割据政权过渡成为大一统政权,例如司马炎、忽必烈和福临,最有意思的是这
三位皇帝的谥号居然都是世祖。

  夏茂的经历最像刘秀,夏茂的生平可以概括为一名前朝远脉宗亲结束了军阀
割据并完成了天下的统一。

  纵览谥法,以远亲身份获得皇位的评价文字只有绍和光二字,疏远继位曰绍,
能绍前业曰光,但光在谥法中还有功格上下、功烈耿和居上能谦着这三重意思,
并非单纯的以远亲身份成为皇帝,结束军阀割据与统一天下则分别对应「武」中
的克定祸乱和克有天下这两个意思,光武这个谥号也是当之无愧。

  若不是身边谋士以「百姓无不怀念大夏」为由建议他用前朝国号来聚拢人心,
那后人为夏茂所上的庙号和谥号就是唐太祖高皇帝了,当然,如果夏茂当时没有
采纳这个建议也就不会有世祖再造青夏的美谈,更不会大夏六百年天下的说法。

  去年二月初二晚上翻看完《夏书》的序言部分后王嗣璁就将后夏每一个皇帝
实录序言部分的在位时间加起来,后夏今年正值第二百六十四个春秋,前夏国祚
二百八十八年,夏茂是在廿国时代第五十八年称的帝,再算上当下的国祚,六百
年大夏,不是什么四舍五入,实打实的。

  百姓怀念前夏不是因为她有多好而是当下实在是太坏,他们受够了这种无日
不战的痛苦,才会对上一个大一统皇朝进行美化,浑然忘记了正是前夏朝廷的横
征暴敛与残酷压榨才酿成了这场持续一个甲子又十一年的恐怖丧乱。

  后夏承认前夏的统绪,自然是要在自己编纂的史书中对前夏诸帝进行美化,
尤其是最后三位皇帝中的夏道宗与夏烈宗,夹在这两位皇爷之间的夏懿宗,由于
在位就三个月,执政时间太短,他的事迹附在了其父夏道宗本纪的末尾。

  夏烈宗最要感谢的人乃不知道与他隔了多少代亲的夏世祖,要不是夏世祖复
辟,身为亡国之君的他根本不会有庙号与谥号,末帝和哀帝这种民间俗称才是他
在后世史书中该有的称谓。

  夏茂荡平天下群雄后不久就让群臣给前夏的末代皇帝议庙号与谥号,讨论了
很久得出了庙号为烈,谥号为庄的结论,「烈」则有杀身成仁的意思,和前夏末
帝在被农民军包围国都时阖宫自焚的结局很匹配,放火前他对太监说:「天子自
有死法,何得辱于贼寇!」,是此炎黄世界历代大一统王朝中唯一一个自杀殉国
的末代皇帝。

  「庄」在谥法中的意思是「武而不遂」,夏庄帝在位十三年,屡次派官军与
农民军交战,不但没有将农民军镇压下去,反而耗费了巨大的财力和兵力,最终
被农民军反推至京师永安城下,不得不自焚,也是应了庄的谥意,打了,但是没
有打赢。

  爆发于夏道宗朝中期的农民起义,不管是广度,跨度、烈度还是最终的结果,
都远甚于前面的朝代,这是一场范围波及整个炎黄大地,历时二十九年,朝廷主
力军屡次被农民军消灭,并最终推翻了前夏腐朽统治的农民战争,后夏在给前夏
所编纂的《夏书·流贼》开头就是「盗贼之祸,历代恒有,然至庄帝时极矣。

  史册所载,未有若斯之酷者也」,之后举了几个前夏中前期旋起旋灭的民变
例子,史官对就前夏朝廷能扑灭这些民变的原因做了总结:「国兴百年,朝廷之
纲纪既肃,天下之风俗未浇。仁宗选举贤能,布列中外,与斯民休养生息者十余
年,仁泽深而人心固,元气盛而国脉安。」

  仁宗明皇帝是前夏国力巅峰时期在位的皇帝,秉政四十载,通过庙号便是能
知晓此人的脾性,仁厚,他是封建明君的典范,他驾崩后前夏就开始走下坡路了,
不过彼时社会矛盾还没有激化到底层活不下去的程度,各种起义很快就被扑灭。

  接着史官笔锋一转,进入了对夏烈宗庄皇帝的哀悯段落:……庄帝承光、道之
后,光宗怠荒弃政,道宗暱近阉人,元气尽澌,国脉垂绝。向使道宗御宇复延数
载,则天下之亡不再传矣。烈宗之继统也,臣僚之党局已成,草野之物力已耗,
国家之法令已坏,边疆之抢攘已甚。庄帝虽锐意更始,治核名实,而人才之贤否,
议论之是非,政事之得失,军机之成败,未能灼见于中,不摇于外也。且性多疑
而任察,好刚而尚气。任察则苛刻寡恩,尚气则急遽失措。当夫群盗满山,四方
鼎沸,而委政柄者非庸即佞,剿抚两端,茫无成算。内外大臣救过不给,人怀规
利自全之心。言语戆直,切中事弊者,率皆摧折以去。其所任为阃帅者,事权中
制,功过莫偿。败一方即戮一将,隳一城即杀一吏,赏罚太明而至于不能罚,制
驭过严而至于不能制。加以天灾流行,饥馑洊臻,政繁赋重,外讧内叛。譬一人
之身,元气羸然,疽毒并发,厥症固已甚危,而医则良否错进,剂则寒热互投,
病入膏肓,而无可救,不亡何待哉?是故夏之亡,亡于流贼,而其致亡之本,不
在于流贼也。呜呼!庄帝非亡国之君,而当亡国之运,又乏救亡之术,徒见其焦
劳瞀乱,孑立于上十有三年,卒致宗社颠覆,徒以身殉,悲夫!

  前段时间看完夏书的烈宗本记,王嗣璁对前夏末代皇帝的印象是崇祯在世,
「败一方即戮一将,隳一城即杀一吏,赏罚太明而至于不能罚,制驭过严而至于
不能制。」,只要是朝廷派出去的剿匪大军战局不利,他就会派出监军太监去军
中杀掉统帅,正是他急功近利的骚操作让前夏的覆灭徒然加速,说难听点,金銮
殿上的龙椅坐条狗都不至于亡的这么快,他才是前夏灭亡最大的推手!

  后夏历经二百六十四年还没有完蛋可是了不得的成就,另一个时空的建王朝
中也就唐明清三朝能压其一头,不过唐明清三朝在立国二百六十四年这个节点上
已经处于崩溃的前夕:唐是藩镇割据,明是内有流贼外有建奴,至于我鞑清,则
是帝国主义直接在京师附近驻军。

  日常生活中王嗣璁通过身边人的对话发现这后夏朝廷却是政令一直能达州县,
统治稳固的很!

  至于这份稳定还能绵延多久王嗣璁是一点都不能确定,国祚并不能进行单纯
的类比,但却有参考性,二十三部正史的序言都有政权或是时期的持续时间,看
完《夏书》序言他通过另外二十二部正史序言弄清了两夏之前大一统王朝的国祚:
岐十五年、梁一百八十七年、赵二十七年、郕一百九十五年、楚三十年、齐二百
三十年、申三十五年、郑二百一十一年、应四十一年、魏二百五十五年、乾二百
五十六年、晋二百六十二年、庆二百七十九年、虞二百七十三年、宁二百一十四
年。

  和虞朝比后夏还有九年好活,和庆朝比那还有十五年国祚,前夏相比则还有
二十四年的国运,同样在二百六十四年,庆、虞和前夏三朝都已经进入了大规模
的农民战争阶段,改朝换代已经成为天下人的共识,彻彻底底的历史垃圾时间。

  在六百零九年正月十六这天晚上算出后夏已经存在了二百六十四年后,王嗣
璁就在心底子发急呀,哪怕明天朝廷就完蛋他都不会感到什么意外,毕竟这后夏
存在的时间很久了,不管是有机物还是无机物,总会面临熵增的考验,而熵增的
极致就是死亡,这是连宇宙都无法摆脱的终极宿命,对于一个政体来说,灭亡是
必然的,区别仅仅是利咳药丸还是吃枣药丸。

  一想到过完今年自己才能修炼内功,王嗣璁就头皮发麻,自己无自保之力真
是太操蛋了,他可不是那种坐以待毙,束手就擒的主,上辈子的负隅顽抗就是最
好的例子!

  有句话怎么说的,生活就像强奸,不能抵抗那就享受,意识到自己当下这个
小身板什么都做不了,王嗣璁索性就看开了,彻底沉溺于记录了这方世界的文字
海洋之中,开始了他的读史之旅。

  这个世界的第一部正史居然也叫《太史公记》,简称为史记,该史记虽然是
梁朝时期的太史公所著,可能是没有被噶了蛋的缘故,这部史记在文学性上不能
和司马迁的相比,就是一部单纯的纪传体通史,作品中撰写了上至上古传说中的
黄帝时代,下至梁朝武帝之前三千多年的历史。

  读完此时空的《太史公记》,王嗣璁只能说世界太奇妙:岐朝是此方炎黄世
界的第一个封建大一统王朝,却和秦一样,都是二世而亡的短命王朝,岐王统一
天下后虽然也用皇帝作了最高统治者的头衔,但来源不是秦始皇提出的「德兼三
皇功盖五帝」,而是取自「皇天后土」与「炎黄二帝」,由于岐王是这个炎黄世
界第一个用皇帝作为最高统治者头衔的君王,后世对他的称谓竟然也是始皇帝,
此方炎黄世界的第一个皇帝岐始皇与彼炎黄世界的第一个皇帝的功绩很类似,都
有书同文,车同轨,行同伦。

  秦始皇的书同文政策本质上是消灭关东六国的文字,让秦篆成为天下唯一的
文字系统,这就意味着战国七雄都有各自的文字,故同样一件事物会有七种写法。

  这个时空的始皇帝也是一样的,一统江山后就宣布岐国的篆文乃是唯一的文
字,其他诸侯国的文字都是伪文,擅学与写者诛三族。

  此时空的《太史公记》最让王嗣璁舒坦的地方就是确立了时间轴,这方大地
在《太史公记》诞生前不是没有史书,可都是国别体,用的都是本国国君的在位
年份来作为叙事的时间,就会出现同一个事件在不同国家发生年份不同的情况,
梁朝太史公便以黄帝的出生的那一年作为时间原点,确立了名为黄帝纪元的纪年
方式,岐始皇统一天下的那一年是黄帝纪元2459年,后面的史书也都遵循了这个
规矩,一目了然,计算年份就像公元纪年法,不用劳心费神的换算什么年号。

  王嗣璁上辈子生活的地球同样存在黄帝纪年,辛亥革命后民国政府宣布黄帝
纪元为法定历法,公元1912年1月1日这天为黄帝纪元的4609年11月13日。

  黄帝纪元影响深远,农历、道教历法均以黄帝纪年元年作为时间原点,在这
个炎黄大地上,黄帝的诞辰年是太阴历的元年,是第一个甲子年。

  除了黄帝纪元,梁朝太史公还确立了祖龙纪年法,以岐始皇统一天下那年为
祖龙纪元元年,谁让祖龙元年乃帝制时代的时间原点呢。

  岐亡之后炎黄大地就进入了梁荆争霸,大战五年后梁灭掉荆,第二个大一统
王朝诞生了,作为第二个大一统封建王朝,梁显然吸收了岐亡的教训,让老百姓
休养生息,文景昭宣武,这五位皇帝在位的时期就是梁朝的巅峰。

  前朝覆灭不意味新朝马上就会建立,一般都会有个战乱时期,这个时期史家
便以乱世来称之,梁赵两个大一统王朝之间就隔着一个持续一百二十年的乱世。

  这一次大分裂的特点是东西对峙,双方以函谷关为界杀得是天昏地暗,东朝
内部更迭了五次,西朝内部更迭了四次,结束战乱的乃是西朝的最后一个朝代赵,
可惜赵和岐一样都是二世而亡,之后的郕朝给这片土地带来了将近二百年的和平,
和平让郕有资源给前朝修史,就一口气连修了四部正史:《梁书》、《东史》、
《西史》和《赵书》,东西朝就是此乱世的名称。

  郕朝灭亡后炎黄大地又一次迎来了天下大乱,这次持续一百一十四年,这次
大分裂的特点分别占据了关中、巴蜀、河北与江左四方势力的大混战,四大势力
内部也是更迭不断,最终统一天下的乃是出自巴蜀势力的楚,楚朝国号不是源自
春秋战国时期的楚,乃楚州的楚,楚州是重庆的别称,王嗣璁发现楚统一天下的
路子就是隆中对,先是东出占据了荆襄,让江左势力无法用水军威胁腹地,然后
北上出雍凉,打下关中,在以高屋建瓴的关中为基地,出函谷关灭掉河北,属于
成功了的季汉。

  楚朝三十年中最让王嗣璁感兴趣的人物不是楚太祖,而是他的皇后杨娴蓉。

  四朝皇后是后世之人对杨娴蓉人生的总结。

  下克上,篡位是战乱时期的永恒主题,巴蜀势力最初是关中势力的一部分,
趁着关中势力高层内斗的良机自立,巴蜀势力经历了成、前蜀、后蜀和楚四个时
期。

  小朝廷是很脆弱的,成朝的权力在开国皇帝死后就落到了权臣手上,杨娴蓉
就被当时的权臣安排给傀儡小皇帝为皇后,权臣篡了成朝后建立了蜀,是为前蜀,
他就将年方十八的杨娴蓉赐给了太子,前蜀开国皇帝死后太子登基,因给太子生
了男丁,加之原配死掉,杨娴蓉就被扶正为皇后,可惜他的二婚老公镇不住场子,
被下属给篡了皇位,自己和儿子都被新权臣给噶了,新权臣建立的政权的国号也
叫蜀,是为后蜀,后蜀开国皇帝垂涎杨娴蓉的美色,不顾手下的极力劝阻将她立
为皇后,后蜀的开国皇帝也是心大,居然将被他杀了丈夫和儿子的女人纳入后宫。

  楚朝太祖和杨娴蓉是青梅竹马,两家虽有婚约但架不住权力的威逼,他就只
能眼睁睁的看着自己的未婚妻被权臣送进成朝皇宫,他在篡了后蜀政权后便将命
运多舛的未婚妻抢了回来,立为皇后,此时的杨娴蓉已经四十七岁了,距两人分
开那年过去了三十二年,杨娴蓉在四十九岁时候给青梅生了个儿子,便是日后的
楚太宗文皇帝。

  由于母亲是高龄产妇,楚文帝从小身体就不是很好,三十二岁时驾崩,留下
了一对孤儿寡母,这就给了手下篡位的机会,齐朝太祖乃是杨娴蓉的子侄辈,是
楚文帝留个八岁儿子的五位辅政大臣之一,于五年后以外戚的身份篡夺了楚朝末
代皇帝的宝座。

  楚朝也是大一统王朝中灭亡的最憋屈的,太祖百战定天下,太宗励精图治,
可惜天不假年,太宗于壮年驾崩,留下了一对孤儿寡母,就便宜了齐国公。

  虽是篡位上台但齐朝总体上还是很不错的,故才能将国祚延续二百三十年,
《四方志》和《楚书》就是齐文帝时期编纂出来的。

  齐亡之后天下陷入了差一年就满百的南北对峙时期,统一天下的申朝也是个
短命鬼,收拾天下的是郑朝,编了《齐书》、《南史》、《北史》、《申书》四
部正史。

  郑亡之后是持续时间为八十七年的十国时代,和廿国时代一样,不是说那个
时期的炎黄大地之上先后存在过十个割据政权,而是有十个存续较长、影响较大、
较具代表性的割据政权,他们也是无年不战、无月不战、无日不战。

  魏朝兴起后就给郑朝,应朝二朝,以及夹在二朝之间的十国时代修了正史部:
《郑书》、《应书》和《十国志》。

  乾朝的出现,才没有让一乱一治,一个短命大一统王朝之后是长命大一统王
朝成为炎黄子孙的思想钢印,这是这一次战乱的时间也有些长,九十年呀,乾朝
修的两部史书是《枠记》和《魏书》,枠是九十的单体字,就像二十为廿,三十
为卅。

  乾朝之后,朝廷鼎革之间的战乱时间就明显短了很多,长则如晋庆交替,不
过二十六载,短则七年,如宁朝与前夏之间,战乱时期就成了附录,本朝给前朝
修史一般就修一部,比如《乾书》、《晋书》、《庆书》、《虞书》、《宁书》。

  两夏之间的战乱是个例外,长达七十一年,所以就有了《廿国录》读完二十
三史后王嗣璁发现此方炎黄大地并非没有过前朝复辟的先例,但延续国祚的政权
无一例外都是偏安一隅的小朝廷,且存在时间都不久,最长者也不过二十九年,
因此只能视为前朝的残留而无法来作为一个时代的标志,后夏则不然,是此方炎
黄大陆上第一个全国范围内复辟的王朝。

  二十三史给王嗣璁的最大感触还是此方世界炎黄子孙的武德,历朝历代国姓
都是典型的炎黄姓氏,就意味着这里从来没有发生过类似于蒙元灭宋,明清易代
这种神州陆沉的悲剧,甚至草原民族连在炎黄族核心区建立政权的记载都没有。

  在这块土地上其他民族的祖先还处于原始部落形态的时候,炎黄族的祖先就
建立了第一个封建王朝,其时距今已经三千七百多年,在这将近四千年的历史中,
炎黄族先后建立了十几个大一统王朝。

  无论内部怎么争斗,炎黄族始终以自己发达的文化、先进的生产力、强悍的
民族性格屹立在大地之上,周围的民族只能向它俯首称臣,不像王嗣璁上辈子生
活的炎黄大地,自矬宋之后武人地位异常低下。

  王嗣璁还在正史中发现了一个诡异的地方,正史中都有记载各个朝代军制的
卷章,名字虽然会有不同,但都在志这个大类中,什么军志、兵志、武备志等,
可纵览所有朝代军制,愣是没有发现任何一点关于火药武器的记载,再想到过年
时自己确实没有见过烟花炮仗,便意识到这个世界还没有发现火药。

  这让王嗣璁心下大定,火药的历史地位毋庸多言,用恩格斯的话说就是炸碎
了骑士阶级,在火药武器出现前,徒手接箭,脸接标枪的壮士在各个文明里都有
记载,但是翻遍历史,脸接火炮的壮士只有野猪皮一个。

  上辈子王嗣璁可是亲自体验过枪炮的威力,根本不是影视作品中那般弱鸡,
威力大的惊人,自己完全可以利用跨时代的知识搞出黑火药武器来。

  本以为这种读书躺平生活会继续下去,可今天下午便宜母亲一番自言自语让
他头皮发麻,再度翻出了当今天子的实录。

  以祖龙纪元计算,夏纪六百零九年是为3780年,以黄帝纪元计算,为6239年,
在干支纪年法中是壬戌年。

  这个时空的炎黄作为王嗣璁前世所生活炎黄大地的封建时代的异时空同位体,
很多方面都是一样的,明清两代的科举会试都放在牛年、龙年、羊年与狗年上,
壬戌正是狗年,后夏的三场会试分别定在三月初九,三月十二与三月十五举行,
第一场考举人对四书五经等儒学基本著作义理的了解;第二场考举人对于诏,诰,
表这三大类朝廷公文和法律的理解,根据朝廷给出的题目分别做一篇诏书,一篇
诰书和一篇表书,然后再根据负责会试的礼部给出的十个案件写判词;最后一场
考的是策论,简单说来就是王嗣璁上辈子的公务员申论;三月二十时放出会试最
终结果,张贴于贡院外墙,是为金榜,之后公示五天,没有异议便是贡士的最终
名单。

  会试之后是殿试,两夏承袭了殿试不落的传统,殿试仅仅是对中试贡士的名
次排序,于牛年、龙年、羊年、狗年的四月十五在金銮殿进行,三日后放出皇榜。

  王家作为文臣官僚集团的头头,官场上的消息从来都是第一时间到手,今上
夏武明上午给贡士们出的策论题下午时分王嗣璁就从便宜母亲嘴里知晓了。

  王嗣璁对于情报分析很是厉害,「策论」也叫「时务策」,考试的内容都是
一些时事问题,让考生作出意见和建议,因为策论是皇帝自己出的题,完全可以
当作朝廷接下来一段时间内的施政风向标,郜慧彤给王嗣璁准备的书籍中有一本
名曰《皇夏殿试文选》,该书由王家掌控的刻书馆刊印,就记录了自夏朝的开国
皇帝夏元戎至当今皇帝夏武明登基前的所有殿试前十名的策论文章。

  就拿夏武明之父,夏熹宗夏又寰在位末期出的策论题目为例,熹宗实录记载
夏纪五百六十四年的策论题干是「盖圣人之王天下也,百官得其职,万事得其序。
有所不为,为之而无不成;有所不革,革之而无不服。」

  夏熹宗强调圣人的有序治理不是天赐的,而是通过有所作为、有所变革而成
就的,尤其是「革之而无不服」六个字,可谓是振聋发聩,为熹宗朝后半段定下
了调子——变法改革,贡士们当以此破题来描述自己对变法改革的看法,认可变
法与改革的进士都成了变法运动的储备人才。

  三年后的夏纪五百六十七年,夏熹宗给贡士们出的策论题目还是变法,题干
为「古之明王,求贤而听之,择善而使之。法不足以有行也,改之而已;人不足
与有明也,作之而已。以守位则安,以理财则富。以禁过则听,以讨罪则服。以
交鬼神则享,以来蛮夷则格。以上治,则日月星辰得其序;以下治,则鸟兽草木
得其性。朕夙兴夜寐,心庶几焉,而未知所以为此之方。子大夫其各以所闻,为
朕言之。朕即位于兹十八年,行义政事之失,加于天下多矣。往者不可救,来者
尚可图也。以所见方之,毋隐。」

  夏熹宗在推行变法的过程中遇到了保守派强大的阻力,因而在这道策问中,
他提出「法不足以有行也,改之而已;人不足与有明也,作之而已」,且指出
「以守位则安,以理财则富」,最后两个字「毋隐」更是让进士们抒发心底的真
实想法,不要有什么隐瞒。

  变法与改革,正是夏熹宗在位后半段的主题!

  今天上午夏武明在金銮殿上洋洋洒洒说了一大通,但这些话语却可以浓缩为
「问外攘之策」这五个大字。

  夏朝的外患拢共就西蛮与北虏这两个,此炎黄世界的官方意识形态也是儒家,
华夷之变是儒家思想的核心之一,明摆着让要对外用兵了。

  晚上时分,王嗣璁就翻起了夏武明登基起来的实录:夏武明是冲龄作践,于
五岁时接过了亡兄的权柄,那年是夏纪五百七十五年,如今他已经在龙椅上坐了
三十四年的光阴,继位之初因年龄太小由皇太后垂帘听政,值此主幼国疑之际,
四大家族为了权柄开始了一系列的明争暗斗,朝堂的动荡引发了西部蛮族土喇族
的大举入侵,在炎黄族的土地上进行的战争断断续续延续了十年,夏武明十六岁
亲政之后表现出惊人的能力,把偌大的国家搞得欣欣向荣,以强大的国家实力为
后盾,大夏国军队与土喇大战了两年,方才把敌人赶出了国土。

  于夏纪五百八十八年将西蛮土喇赶出国境后,夏武明就在考虑一件事:如何
一劳永逸的消灭西蛮与北虏。

  以他刚刚即位时的国力显然是做不到的,从长计议的结论就是需要十年生养
十年教训,为了这个目的就要稳住西蛮与北虏,他实行了和亲,以岁币的方式来
争取时间,从五百八十九年算起,已经给两方蛮族交纳了二十年的岁币,保持了
大体上的和平。

  今日夏武明能出此策论题目,想来他是不想再对游牧民族隐忍了,要用积蓄
二十载的国力与蛮族做一个了断!

  王嗣璁很是恐惧自己的猜测,假使当今皇帝夏武明准备在立国二百六十四年
的这个节点上对游牧民族大规模用兵,说不定就会迎来一场类似于萨尔浒的战略
惨败,毕竟一个王朝到了末年的时候统治机器就会老化陈腐,平日里不起眼的一
个小问题就有可能造成可怕的后果,大军不动还能依靠积威来威吓周边的势力,
可一旦动起来让外界看清了虚实,问题就大了。

  而且随着对降生家族的愈发深入了解,尤其是看完《夏书》中的文字记录,
王嗣璁彻底意识到这场天崩地裂他是注定逃不过的。

  马原系列著作乃是王嗣璁前世最常阅读的书籍,马经对人类的定义是一切社
会关系的总和,王家并不是什么小门小姓,王家早在太祖之夏便是开国功臣,位
列开国四公家之首,是为定国公,王朝的覆灭也让这个前夏勋贵第一家遭受了极
大的冲击,但凭借辅佐世祖复辟的不世功勋再度复位,依旧为定国公,王家与前
后两个夏朝绑定之深可想而知,就决定了王家无法置身事外,另外三大国公家族
也是如此,根本不能用隐世的方法来逃避。

  我看呐,这大夏国不是吃枣药丸,是利咳药丸,就成了王嗣璁对夏廷的认知。

  殿试对于王家来说不是什么重要的事情,殿试后的翌日四月十六才是,因为
世子爷王明德会在明天大婚,自开年以来,王家上下就在准备这件事。

  (楚朝皇后是参照了西晋的羊献容,她是历史上被废和被立次数最多的皇后,
五次被废六立被立)



0

精彩评论